盐城列举网 > 教育培训 > 留学/移民 > 学术写作有哪些基本特征
盐城
[切换城市]

学术写作有哪些基本特征

更新时间:2021-06-03 17:10:42 浏览次数:221次
区域: 盐城 > 亭湖
类别:美国留学
地址:亭湖
  学术写作会给人们高深莫测的感觉。然而,如果我们区分一下什么是学术本身以及什么是<a href="http://www.***/skills/92.html">学术写作</a>,那么我们会对这种所谓的高深莫测进行重新认识。

  先看学术本身。学术本身包含背景、问题、方法、结果(发现)和见解五个要素。背景用于从更广义的问题中揭示具体问题的来源及其重要性。问题是研究的对象或研究主题,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方法是你开展研究、解决问题和得到研究结果或重要发现的方式(包括思路、手段、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合理性等)。结果是你通过研究获得的数据、揭示的发现、归纳的知识等。见解是你通过分析和讨论获得的观点和启示。学术本身可以高深莫测、有广度、有难度、有深度,只有经过专业训练且经历锲而不舍的研究才可能拥有这样的学术成就,只有学术同行才能理解这种学术本身的构成、细节与价值。

  现在看学术写作。学术写作用于按某种逻辑呈现学术的五个要素,其目的并不是把写作本身也当作一种增加学术复杂性的另一种高深莫测之术,而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学术本身,同时让学术本身的描述十分严谨,不会带来误解。鉴于这种目的,学术写作有三个基本特征(Middlebury,2021)。

  特征一:学术论文的受众是其他科学家

  亚当·鲁本(Adam Ruben,2012)指出,学术写作是一种技术性的Essay写作形式,旨在向其他科学家传达科学信息。因此,我们的论文是写给其他科学家看的,而不是写给并不从事学术研究的大众看的,当然就不会写成操作手册、实验报告和教科书那样。以教科书为例,我们希望学生不需要翻阅其它资料就能使用教科书,然而,一篇论文则假定其他科学家熟悉常识性概念、专业知识和一些研究进展,从而不需要解释一些常识性和专业概念、堆砌已有知识和进展,否则会阻碍文章的清晰性,使文章冗长,并有损于它的专业语调(Middlebury,2021)。

  科学家阅读论文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遣,不是为了与自己的情绪产生共鸣,不是为了爱与恨,而是为了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的重要性,弄清楚有什么结果或重要发现,以及是如何得到这些结果与发现的,后还会关注这些结果与已有结果的关系、当前的价值、有何影响等。他们从阅读中吸取新知识、排除已经完成的工作、引出新问题、学习研究手段、获得灵感,以便更好地推动自己的研究。

  论文形式是经过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以致一种符合上述目的的写作范式会胜出,得到普及和承袭,为所有科学家所接受。人们习惯这种范式后,写和读就都按范式来,从而可以让科学家们不需要纠结如何写,而专注于介绍学术内容即可。

  从宏观结构看,这种为所有科学家所接受的写作范式由如下部分构成:

  拥有句型简洁、信息丰富、定 位明确的标题。

  给出作者及其机构的信息,以明确成果归属和承担学术责任。

  拥有一段概括问题、动机、方法、结果和结论的摘要,作为可独立阅读的文本用于给论文一个通俗易懂的简介。

  拥有数页交代问题来龙去脉与重要性并明确本文安排的引言,让读者在进入细节之前,能了解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拥有交代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的核心部分(main body),用于交代细节,用于其他科学家掌握你的科学手段与结论,便于重复你的研究结果(以验证或学习你的研究),进一步将其作为基础推动自己的研究。核心部分可以按方法、结果和讨论分大纲,也可以按具有承前启后关系或平行关系的不同主题分大纲。

  拥有总结要点的结论,便于读者记住一些关键结果和结论,了解还有哪些不足或者还有什么需要进一步研究。

  拥有参考文献列表,用于记录你使用过的文献,以便读者可以找到你参考过的工作,了解还有哪些其它研究。

  虽然写作细节会随学科、专业、方向甚至科学体裁(例如期刊文章、科学海报或研究提案)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然而,上述科学写作的宏观范式基本得到固化。

  特征二:简洁准确

  虽然宏观范式得到了固化,但具体到每一章节,还是由一段一段、一句一句、一词一词、一字一字等呈现的具体内容构成的。宏观范式较容易理解和模仿,但这些具体内容的写作则容易引起困惑。

  我们一提到写作,往往会误解为都是作家在写作,因此他们应当具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且都在不断创新文体和风格。然而,对于科学写作则并非如此:科学家不仅会采取上述普遍接受的不变范式来组织宏观结构,还要求采取简单准确的原则书写具体内容。

  原来,科学家本身不能被视为文学家,尤其不能被视为语言学家。他们阅读时不是为了欣赏文采,而是想欣赏内容和吸收新的科学知识。为此,应将读者视为文学水平一般的人,清晰并简洁地向他们传达科学信息。使用单一意义法则组织段落和句子,即每一段路和每一句子只只包含一个问题和一个意义。使用呼吸法则定句子长度,即读一句话长不超过一次呼吸的时间。短句容易理解。科学本身本来就难,如果句子太复杂,就更不好理解了。华丽、含糊、冗长、多余的语言与这种写作目的显然背道而驰(Middlebury,2021)。正因为如此,亚当·鲁本(Adam Ruben,2012)指出:期刊文章本身不是用正统的语言写的,而是用极简的语言书写,【目的】只是为了传达数字和图形【等科学发现】。可见,学术写作甚至要求使用的语言比正常的正统语言还要简单。

  为了让具体内容尽可能清晰,麦金太尔(Michael McIntyre,2019)提出了清晰度三法则:有机变化法则、相干排序法则、显式直白法则。

  有机变化法则(the organic-change principle):有机变化法则本意指生物演化的过程是缓慢而渐变的,生物的形态也是渐变的。人的认知能力也适应了这种有机变化原则。为了适应人的认知能力,写作也需要满足有机变化原则,不要无缘无故地变化,对同一事物应使用相同的术语,对相似或可比的事物可使用相似的术语,对不同的事物才使用不同的术语。字体、语法、数据、表格和图形的风格,不该变的不变,该变的适当变化。即使不得不有突然变化,也需要有所提示。

  相干排序法则(the coherent-ordering principle):引入任何新的元素之前,需要建立上下文关系。不同内容之间的前后顺序需要满足一定的相干或连贯性要求。论文的一种整体结构——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自然满足这种要求。相邻两个单元(句子、段落、章节)具有相似性、相关性或无关性时,需要有过渡词、过渡语句或过渡段落之类的提示。在节段、段落和其它内容排列顺序时,按某种逻辑排序:或承前启后、或前因后果、或时序递进、或空间扩展、或由次要到重要、或由浅入深、或由简到繁、或由背景到内容到结论。内容必须从一个句子的一部分到下一部分,从一个句子到另一个句子,从一个段落到另一个段落有一个自然的联系。

  显式直白法则(the explicitness principle):非常明了地、直白地表达自己的主意和其它基本元素,不能遮遮掩掩,不能隐含有需要读者猜测的意思,不能有歧义。学术论文不是小说和散文,不能将论文写成曲折动人的风格。为此,对读者不熟悉的专业术语进行解释,对缩写语给出定义,按约定使用数学符号并进行说明,避免指代不明确的代词使用,让读者不需要计算就能理解给出的数据,等等。尽可能使用主题段落,即每一段由主题语句(主题+意义)开始,接着是支撑内容。这如同把每一段落看成一篇短文,起始位置用主题语句设置标题,这样一开始就知晓段落的主题与意义,大幅度减轻理解段落的负担。

  特征三:必须放置在已有工作的上下文关系之中

  学术(科学)是建立在时间的基础上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我修正的,所以学术写作必须立足于并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这一背景可以作为提出新工作或撰写论文的各种动机,作为新发现和解释的出发点或一致点,以及作者在该领域的知识和专长的证据。(Middlebury,2021)

  正因为如此,论文的引言需要交代问题的来龙去脉,其中包括研究现状,即在此之前前人已经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论文的方法可以直接使用前人的方法,也可以在前人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或者提出超越于前人方法的新方法,或者提出前人没有的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应与前人的结果进行对比或比较,让读者知晓得到了什么新的结果,这是读者们关注的核心之一。

  这样做有几个更具体的理由。

  首先,我们的一项具体研究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置于已有工作的上下文关系之中,也是对事实的一种反映。不仅如此,已有工作的介绍相对容易,将自己工作置于已有工作的上下文中,一方面可以衬托自己的工作,让自己的工作变得更容易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对自己工作的介绍进行精心雕刻。

  其次,除非完全是初出茅庐的学者,目标读者对所处的学术界的已有基础和进展都有所了解,将自己的工作置于这些已有工作的上下文中,可以帮助读者从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来理解你的贡献。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读者理解你的新贡献的难度。

  后,将自己的工作置于别人工作的上下文中,才能满足学术规范。我们在做研究时,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前人的贡献。引用或引述你参考过的工作,是一种学术诚信。经过对比和比较,可以明确你的工作的不同之处。
盐城留学/移民相关信息
注册时间:2019年05月12日
UID:599353
---------- 认证信息 ----------
手机已认证
查看用户主页